1995~2008年

1995

第一本《知識科技》問的是:如何提升大學的課堂教學品質?

1995年12月2日(星期六)大谷大學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座談會 報告 1 東京大學 船引武夫 《知識技術》的提問:以
東京大學為例
座談會 報告 2 國際基督教大學
文理學院
絹川正義 改善大學課程
座談會 評論 京都大學教育學部 江原竹一  
第一節:當代學生氣質與大學教育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同誌社大學會計系主任
(原就業科長)
森下直明 從求職看學生氣質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立命館大學法學院
教育科學研究所
山本正 立命館大學學生的實際生活狀況
——從各種調查中看到的趨勢——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理工學院
教育科學研究所
向井俊彥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如何規劃與改進課程(講座)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龍谷大學經濟學部 松谷德八 激勵教學法
第二小組委員會 特別報道 武庫川女子
大學教育研究所
島田浩 特別報道:私人談話研究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文京短期大學 岩井俊夫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如何備課及改進課程(研討會及小組課程)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文教短期大學
家政科
中村宏之 發揮專業特色的
基礎練習與畢業研究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法學院 伊藤彌彥
如何改進專業教育研討會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平安女子學院短期大學
英語系
君島茂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節:如何規劃與改進課程(外語教育)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大谷大學
文學部
李慶 試誤法作為第二語言
:以漢語為例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外國語大學
外國語學部
赤野一郎 京都外國語大學新課程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文學部
鹽尻恭子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學生對課程的評價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橘女子
大學文學部
村田道人 學生對課程的評價與
溝通卡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學園大學
經濟學部
山田勝宏 使用OMR
進行課堂評估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龍谷大學經營學部 林晃 一般性討論概述

1996

第二部分:學生多元與大學教育的改進

96年12月14日星期六 佛教大學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座談會 報告 1 慶應義塾大學
綜合政策學部
井下修 慶應義塾大學SFC對日本大學教育的
貢獻
座談會 報告 2
日本先端科技大學
志村悅二郎 成功的教育改革:
課程改革與課堂改進的作用
第一節:當代學生氣質與學生指導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同誌社大學
職涯發展部主任
荒川紀夫 櫃檯的感受和
需要指導的
地方-以學生處的經驗為例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平安女學院短期大學
生命系
富永義人 學校塑造了現代學生的氣質?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經營學院
大學教育研究中心
柳瀨幸三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如何規劃與改進課程(講座)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府立大學
農學部
金本龍平 理學院教師在研究和教學之間
徘徊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文教短期大學
兒童教育學科
安本義正 通識教育課程的
原則與實踐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佛教大學文學部
秘書長
中井正孝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如何備課及改進課程(研討會及小組課程)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精華大學
人文學院
中尾一 海外實地考察經歷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學園大學
經濟學部
山田勝宏 視覺世代的
小組教育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文教短期大學
兒童教育學科
岩井俊夫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節:如何規劃與改進課程(外語教育)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龍谷大學法學院 林卓夫 龍谷大學的英語教育現況及
閱讀課程
的改進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
語言文化教育
研究中心
西野春夫 網路與英語教育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外國語大學
外國語學部
國際語言與和平研究所所長
奧川義久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學生對課程的評價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龍谷大學法學院 石田徹 透過龍谷大學
課堂調查的實施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立命館大學
社會科學學院
武田晴子
如何培養學生成為評量者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平安女學院短期大學
保育科
友本潮見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六節:接收工讀生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立命館大學法學院 吉村良一 日間課程和夜間課程以及成人教育:以
立命館大學
為例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佛教大學教育學部 吉岡剛
在職成人考入研究所的現況及問題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成安造型藝術大學
造型藝術系 教務長
內藤英二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七節:課堂上使用視聽和資訊處理設備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甲賀女子
大學文學部
飛野勝美 將「資訊處理理論」作為女子文理學院
必修課的嘗試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外國語大學
外國語學部
中川義夫 關於CAI教育:
透過CAI你能學到什麼、能做什麼?
第七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經濟大學
商務與資訊科學系
津久尼稔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八節:學分轉移課程的教育效果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嵯峨
美術大學美術學科
池田八重子 關於學分轉換班的
實習科目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大谷大學短期大學部 安富慎也 宗教相關學科的現況與課題
:學分轉移課程的教學(真宗概論)
第8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市立
藝術大學美術學院
佐野貴彥 一般性討論概述

1997

第三:課程與師資發展

1997年12月13日(星期六)大谷大學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主題演講 報告 學位
與研究部
館長 課程與
師資建立
-大學學分制視野下的課程設置
第一節 大學入學教育舉措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精華大學
人文學院
中島勝住 放任與過度保護之間
:新生入學指導的利與弊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學園大學
經濟學部
濱野清 基礎研討課改革的嘗試
:關於課程標準化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
工商管理學院
柳瀨幸三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如何規劃與改進課程(講座)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文教大學
人間學部
森忠三 專科學校大班化課程改進
及學生反應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大谷大學文學部 新井富代 學生參與授課的嘗試
-從「人文研究II」的歷史談起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精華大學
美術學院
渡邊秀之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如何備課及改進課程(研討會及小組課程)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外國語大學
外國語學部
澤田俊明 英美地區研討會
畢業論文指導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佛教大學教育學部 大橋功 旨在改變對研討會參與的態度
:引導對自我實現的態度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文京短期大學 岩井俊夫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節:如何規劃與改進課程(外語教育)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學園大學
經營學部
田中宏明 京都學園大學英語教育現況:
從必修課到選修課的轉變,
提供多樣化的課程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立命館大學
工商管理學院
衣川博俊 立命館大學外語教育改革
與CALL引進:以漢語為例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語言文化教育
研究中心
山本多惠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研究生和繼續教育項目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同誌社大學
政策研究科
石田光夫 我們能教在職研究生什麼?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教育大學
教育實踐研究
指導中心
林德治 教育大學的在職教育
:透過研究所、培訓計畫和
公開講座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龍谷大學經營學部 林晃 一般性討論概述
小組委員會 6:新教育計畫舉措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龍谷大學法學院 石井耕三 龍谷大學法學院的
實作課程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橘女子
大學文學部
磯川慎也 田野調查
指導及其問題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學園大學
法學部
河本哲郎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七節:學生對課程的評價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東海大學理學部
教育研究所
課程發展部
安岡隆 東海大學的教育改革
:學生對課堂的評價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平安女子學院短期大學
英語系
吉岡誠二 學生對課堂的評價
:從個人層面的角度
第七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龍谷大學法學院 石田徹 一般性討論概述

1998

第四部分:新大學教育體系的構建

98年12月12日星期六 佛教大學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座談會 報告 1 東海大學理學院 安岡隆 東海大學的組織化教育
舉措
座談會 報告 2 大阪女學院短期大學
校長
關根英和 大阪女學院短期大學的教育改革
:旨在實現準學士學位教育的實質性化
第一節 大學入學教育舉措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富山大學
人文學院
筒井陽一 國家趨勢及其對大學表達教育的
意義-
以富山大學「語言表達科目」的
實踐為例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教育大學
體育學科
杉本篤
新生研討會:發現自我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
教育大學教育學部
北村武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如何規劃與改進課程(講座)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佛教大學文學部 榎本福壽 畢業後活用日語和日語文學知識
:強化專業化和課程科目多樣化的嘗試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文學部 勝山孝之 多媒體與莎士比亞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佛教大學文學部 清水稔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如何備課及改進課程(研討會及小組課程)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文教大學
人間學部
西川優子 小班參與型授課的探討-以京都文教大學人間學部「文學」課程與「性別與文化」研討會
為例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外國語大學
外國語學部
福原浩宏 研討會第二年的困惑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外國語大學
外國語學部
平山柚月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節:如何規劃與改進課程(外語教育)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關西學院大學
政策學院
本田誠 關西學院大學綜合政策學院英語課程的改進:著重
課程實施與組織管理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龍谷大學法學院 岩田典之 入門漢語教材要求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龍谷大學經營學部 李秀仁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研究生和繼續教育項目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立命館大學法學院 鹽田四郎
尋找60歲以後可以指導我的知識:我的大學生活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教育大學研究所 中西仁 研究生院學習
:從在職研究生的角度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法學院 吉岡公子 一般性討論概述
分委員會6:關於成績評估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學園大學法學部 村田芳子 講座課程
考核專案的平衡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精華大學
人文學院
橋本初子 從寺廟文化財產調查方法基礎
到文化財產調查領域:
課程實習課程
評估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學園大學法學部 河本哲郎 一般性討論概述
分委員會7:從課堂評估到課堂改進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教學系統
開發
中心
溝上慎一 課堂評估有助於改進課程:深入了解
學生評估課程的
內部過程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立命館大學政策科學學院 村山明 新系所成立及課程改革四年來
班級狀況調查
第七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佛教大學教育學部 大橋功 一般性討論概述

1999

第五部分:需要做什麼來提升學生的學業成績?

1999年12月11日(星期六)龍谷大學深草校區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紀念講座 報告 富山大學
人文學院
筒井陽一 社會變遷與大學教育的挑戰:
入門階段與教師發展(FD )
的重要性
第一節:學生和老師對課堂的態度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大谷大學
短期大學部
寒河江夏日故事 關於常識的交叉與差異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立命館大學
法學院
佐藤敬二 學生學習的結構和講座的位置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大谷大學
文學部
並木修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 大學入門教育的實務與問題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
教育大學教育學部
沖花晶 京都教育大學的
資訊素養教育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大谷大學
文學部
門脅健 哲學入門教育的嘗試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
教育大學教育學部
古谷宏 一般性討論概述
分委員會3:改進專業教育課程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學園大學
經營學部
井方浩二
致力於培養懷疑精神和欽佩精神的本科教育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
文學部
與吾正夫 同誌社大學
心理學專業教育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龍谷大學
經營學部
加藤正宏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節:改進英語教育課程:組織與個人舉措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1-1 龍谷大學經營學部 李秀仁 大學英語教育中的
責任與組織支持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1-2 龍谷大學
文學部
高橋雄二 大學英語教育中的
責任與組織支持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橘女子
大學文學部
梅本裕 教師很少教授的課程:
鼓勵學生學習活動
的英語課堂原則和方法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學園大學
經營學部
田中宏明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超越課程評估和成績評估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關西大學
商學部
長谷川新 從教師角度看學生的課堂參與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關西大學
商學部(學生)
岩崎雅史 從學生角度看學生參與課程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文學部
圓月勝宏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六節:教師發展活動中教職員之間的組織合作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大阪女學院國中·高中
行政董事
淺田慎太郎 教職與管理
階層的合作
:以大阪女學院短期大學為例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立命館大學
國際事務主任
愛音誠 立命館大學教育改革
中教職員的合作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
社會科學學院
中村正 一般性討論概述

2000財年

第六點:提高學生的學習動機

2000 年 12 月 16 日星期六,京都產業大學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主題演講 報告 京都大學
經濟研究所
西村一夫 提升教育品質
需要什麼?
第一節:改變教師意識,改善課堂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大谷大學
文學部
川田隆夫 改變師生互動方式的
最新IT課程
:旨在改變雙方的思維方式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龍谷大學
國際學部
加藤文利 透過「出版」
改變師生關係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教學
系統
開發中心
石村正男 透過課堂觀察計畫實現
教師培養的自主化:
京都大學高等教育教學體系發展中心
的現狀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大谷大學
文學部
並木修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大學入學教育的實務與問題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武藏野女子大學
現代社會學院
柳井昭夫
探索有效的入門教育「基礎練習」 ——從
導學教育
視角的實踐與主題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
學生事務部
久山菊夫 大學入學教育的實務與問題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文學部
圓月勝宏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補習教育的新趨勢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清安造景短期大學
時尚文化系
有馬忠宏 補習教育的新趨勢(報告)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成安造型藝術大學
造型藝術系教育長
內藤英二 關於我們大學的補習教育
舉措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河合塾講師 同誌社大學法學院
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
柴山隆 補習教育的新趨勢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4 龍谷大學理工學部教務
松本和一郎 龍谷大學理工學部
專門教育補習教育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5 京都產業大學
語言教育研究中心
職業指導中心主任
柴山瑞代 為什麼現在要設立職業指導中心?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6 京都產業大學
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
今井俊 參加第六屆FD論壇
第四節: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如何銜接?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市教育
協調協會
學校指導科
場俊二 高中與大學教育
該如何接合?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Shinken Ad株式會社
東京資訊部
安達宏 高中與大學合作的問題與前景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產業大學
通識教育研究中心
兼松芳郎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課程評估的現況與未來議題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佛教大學
教育學部
西野園春夫 從教育學觀點探討
教學方法與課堂評估的發展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佛教大學
教育學部
大橋功 教師發展與課程評估
:教學方法發展辦公室成立案例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神戶大學
大學教育研究中心
山內幹 課程評估的現況與未來問題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佛教大學
教育學部
原誠二 一般性討論概述
分委員會6:教師發展活動中教學人員與行政人員的組織合作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原關西國際大學學習支援中心
主任
久保田泰弘 教師發展活動中學術人員與行政人員
的組織合作
:以關西國際大學為例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產業大學
綜合人才發展
中心副主任
稻葉重三
給學生發展自身能力的建議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池坊短期大學
環境文化學科
齊藤功 一般性討論概述

2001

第七場:提升大學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積極性

2002年3月9日(週六)、10日(週日)京都外國語大學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特別講座 報告 京都大學榮譽教授、
科學技術政策諮詢會
委員
井村廣夫 科學、技術和大學教育
主題演講 報告 東京
大學教育研究生院
佐藤學 逃避學習的孩子
:學力問題的真相
一般討論:學生的多樣性和第一年教育的重要性
一般性討論 小組成員 東京
大學教育研究生院
佐藤學  
一般性討論 小組成員 關西國際大學
人間學部
濱名淳  
一般性討論 小組成員 神奈川県立
八重東高等學校
上田俊一  
一般性討論 小組成員 京都文教大學
人間學部
中村宏之  
一般性討論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文學部
山田麗子  
第 1 節:FD 活動的組織方法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教學
系統
開發中心
大山靖弘 建構教師發展網絡
:京都大學案例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佛教大學教育學院教學法
開發室主任
原誠二 組織如何因
應教師發展:
以佛教大學教學方法發展辦公室
為例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日本大學文學
部教職
人員培育協調員協會
首席協調員
北野昭夫 透過引入助教制度改善課堂品質的嘗試
——以日本大學文理學院為例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文學部
圓月勝宏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大學入學教育的實務與問題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同誌社女子大學
生命科學院
山本尚 食品與營養入門教育以及
近期的補習教育嘗試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甲賀女子
大學文學部
藤田哲也 透過「大學基礎課程」
掌握學習技巧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新潟經營大學
商務資訊科學學院
古川富子 三年基礎研討會的實作與作業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
教育大學教育學部
平石隆俊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高中與大學教育的交會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
大學教育研究生院
田中浩二
關於高中與大學銜接問題及入學考試狀況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高中 大塚賢二 連續性與非連續性:論
高中與大學教育的
銜接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倍樂生教育研究院 山本岩子 從高中教育
過渡到大學
教育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龍谷大學
文學部
田中正人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節:大學中資訊科技的運用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
工藝纖維大學紡織科學與技術學院
山口茂之 遠距學習環境的建構與教育實驗
~透過建築設計教育~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神學部 小原勝宏 線上課程帶來的教育變革
:挑戰與前景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成城大學校長
神戶大學榮譽教授
定道宏 大學的IT革命

星城大學「電子大學」的具體例子~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經濟學部京都遠距教育研究會大學
聯盟協調員

宮崎幸 一般性討論概述
小組委員會5:支持高等教育中的身心障礙學生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大學聯盟 山口弘典 為京都各大學的身心障礙學生提供支持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摘要寫作俱樂部
“Katatsumuri”的代表
西原泰子 記大學講座筆記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關東學生資訊安全官
派遣協調員協會
代表
吉川步美 關東學生資訊安全官
派遣協調員協會
的努力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4-1 四國學院大學
筆記服務
系統管理
協調委員會
大椿優子
關於身心障礙學生和四國學院的
各項制度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4-2 四國學院大學
筆記服務
系統管理
協調委員會
垂海希 關於身心障礙學生
和四國學院的各項制度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大谷大學
文學部
寒河江夏日故事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六節:國際學生教育的實務與議題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大學
研究教育部留學生事務科
大橋敏子 留學生的文化適應與
心理健康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
國際中心國際事務部
桂義彥 留學生支援現況及
與相關部門的合作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經濟大學
教務處處長
土山明子 留學生支援現況及課題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4 龍谷大學國際學部 春季文明 留學生應具備的日語能力:從
大學
日語教育的角度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經濟專門學校 大木由紀 一般性討論概述

2002

第八次學習Scrum

2003年3月8日(週六)、9日(週日) 立命館大學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特別講座 報告 國際基督教大學
校長
絹川正義 對日本大學文科教育的思考
主題演講 報告 國家學校財務
中心研究主任
天野鬱夫 大學改革新階段
:邁向教育振興
研討會:改變學習與「評價」的思考方式
座談會 小組成員 八王子東高中
指導主任
寺島元務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立命館大學
政策科學學院
院長
川口清文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三洋電機株式會社
總務人力資源部
人事技能發展
小組組長
岡本博之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所長

河合塾顧問
丹羽武夫  
座談會 協調員 佛教大學教育學院教學法
開發室主任
原誠二  
第 1 節:FD 活動的組織方法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教學
系統
開發中心
松下佳代 教師培育活動的組織方法
:以京都大學為例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立命館大學法學院
語言教育中心
副主任
石原弘澄 立命館大學外語教育
教職人員培育活動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高知工業大學
資訊系統工程系
坂本昭夫 高知技術大學的教師評鑑系統
:衡量大學教師的工作量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橘女子
大學文學部
梅本裕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動機與激勵
第二小組委員會 主題提案 京都文教大學
人間學部
中村宏之 幫助新生
認同大學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大谷大學
文學部
羅伯特·F·
羅斯
(僅材料)
動機和激勵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多摩大學
商業與資訊科學學院
杉田文 多摩大學的入門教育嘗試
:以「自我發現課程」為中心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川井文化教育研究所
講師
成田秀夫 激發學習動力的
「日文表達」課程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大谷大學
文學部
並木修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提升自然科學學術能力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金澤工業大學工學基礎教育
中心主任

水澤英夫 金澤工業大學的
課程改革與學習支持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立命館國中、高中
教師
田中宏 Rits超級科學計劃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川合塾講師
川合文化教育研究所
大竹慎一 以提升自然科學學術能力為目標
:來自預科學校的報告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
大學教育發展與
支援中心
向本浩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節 提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能力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神戶市立
六甲島
高中
鵺井雅夫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
:重視科目選擇與興趣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產業大學
經濟學部
小田壯兵衛 邁向實用的經濟教育
:讓學生進行經濟學實驗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大阪經濟大學
人文科學學院
中尾幹雄 我們大學的
體驗式學習計劃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產業大學
經營學部
後藤文彥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小組委員會:有效運用資訊科技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造型藝術大學 矢野一樹 關於京都造型藝術大學
藝術教育與研究中心的
舉措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2-1 京都橘女子大學
文化政策學部
坂本隆 以全面
資訊化大學教育為目標:
教育與行政服務的
協調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2-2 京都橘女子
大學圖書館情報部資訊
媒體中心
中村隆人 以全面
資訊化大學教育為目標:
教育與行政服務的
協調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經濟學部京都遠距教育研究會大學
聯盟協調員

宮崎幸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六節:透過教育評估進行師生之間的 Scrum 活動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立命館大學工商管理學院
大學教育發展與
支持中心
平井貴治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大學
工學研究院
高等教育
教學系統發展
中心主任
荒木光彥
如何利用學生對教育的評價:選擇
辯論式教師發展研討會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慶應義塾大學
綜合政策學部
井下修 慶應義塾大學SFC學生課堂評估
:12年的嘗試
~從評估體係到
溝通體系~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教學系統
開發中心
田中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七節:感性與學習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成安
造型藝術大學
千早俊夫
「形成性知識」與透過藝術進行的智力活動學習:
適合高度資訊化社會的
新學科「視覺素養」
的提案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花鳥短期大學
生命系
山中隆 大學藝術與美術教育
的師資培養活動
:大學教育的現況與
高中與大學合作的理想狀態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府立
鳥羽高中
澤井正史 【現代社會價值觀】
重視以語言和數學為基礎的智力活動
第 8 節:教職員 Scrum 會議 – 邁向大學新專業化 –
第8小組委員會 主題提案/報告 東海大學
電子資訊科學部
東海大學教育支援
中心主任
中下敏夫 教職員的Scrum :透過
東海大學教育支援中心的
活動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京都橘女子大學
學生支援課課長
田中義信 京都橘女子大學
職業支援教育
教職員合作現狀及主題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櫻美林大學
校長助理
高橋正芳 避免Scrum
大學教職員殭屍化的措施
第8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
社會科學學院
林健太郎 一般性討論概述

紀念2003年京都高中大學合作研究會成立

第九條:讓學生成長為學生

2004年2月28日(星期六)龍谷大學2月29日(星期日)京都校園廣場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特別講座 報告 北里
大學醫學研究院教授
養老武 超越教育障礙
研討會:教育的連續性與學習的多樣性
座談會 小組成員 京都市立
堀川高中校長
荒瀨克己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京都製程纖維大學
入學中心
教授
左手捲武雄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杉併區立及田中學
校長
藤原一宏  
第一節:新課程指導方針與大學學習——以人文教育為重點——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府教育委員會
高中教育科
指導部
川勝宏 高中新課程實施
背景及意義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佛教大學
文學部教授
原田敬一 大學人文教育的意義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Venture
Support
Network Inc.
首席執行官
吉田正樹 商業與社會視野下的人文教育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產業大學
文化學部副教授
山本敬二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
研究員
河合塾講師
成田秀夫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新課程指導方針與大學學習——以社會科學教育為重點——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同誌社高中
老師
菊地升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河合塾專任講師、
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
研究員
大竹慎一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市教育委員會
監督員
恩田徹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商學部副教授
松本聰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提升自然科學學術能力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大阪府立
北野高中教師
堀部雅之 新高中課程(數學)下的
高中現況與舉措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代代木研討會
大阪南校
秘書長
表敏 科學真的
變得不再那麼受歡迎了嗎?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府立大學
人類環境學部
副教授
石田明人 科學的樂趣
-透過學習化學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大學
教育發展與支持
中心教授
向本浩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代代木研討會
大阪南校
秘書長
表敏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部分:從合作案例看高中與大學合作的潛力-以京都的高中與大學合作為例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
昴高中
教師
今道正宏 高中與大學合作現況
:職業高中的努力向我們展示了什麼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市立埼京高中
教師
磯部賢二 高中與大學合作現況
:職業高中的努力向我們展示了什麼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國立教育政策研究中心
課程研究
中心基礎研究部
首席研究員
名取一義 高中與大學合作現況
:職業高中的努力向我們展示了什麼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高中大學合作
研究會委員

京都府教育委員會
高等教育
課長
千葉均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大學聯盟
京都高中大學合作研究委員會委員/
京都工業大學
入學
中心副教授
大島智之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如何評估課程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佛教大學
教育學部教授
西野園春夫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外國語大學
多媒體教育研究中心
講師
村上雅之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早稻田大學
教育學部副教授
三尾忠雄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外國語大學外國語
學部教授
竹內誠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六節:動機和激勵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神戶大學
大學教育研究
中心教授
米穀純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文教大學
人間學部兼任講師
真下智子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川合塾
日語講師
牧野剛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文教大學
人間學部教授
中村宏之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六小組委員會
協調員
大谷大學文學部教授 並木修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七部分:電子大學時代與當地社區、產業與教育的合作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大阪商科大學
經營學部
副教授
高井齊明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岐阜聖德學園大學
經濟資訊科學
部副教授
小川正志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先進技術研究所
研究開發部部長
星野浩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經濟學部教授
宮崎幸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8講 新「教育評鑑」 ~大學生的變化與大學教師的理想形象~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研究開發
推廣中心
副教授
溝上慎一  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神戶
大學大學教育研究中心
副教授
山內幹  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同誌社大學
文學部教授
山田麗子  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4
真研廣告《Between
》主編
安達宏  
第8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佛教大學
教育學院副教授
原誠二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西宮市立
西宮高中教師
松本邦夫 高中日語教育課題及實務報告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學習院大學
理學部教授
荒川一郎 科學教學中的表達
:來自學習院大學物理系的實踐報告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廣島大學
教育學
研究生院副教授
難波弘隆 日語能力下降和教育問題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產業大學
文化學部副教授
山本敬二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
研究員
河合塾講師
成田秀夫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新課程指導方針與大學學習——以社會科學教育為重點——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產業大學
經營學部教授
芝高雄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
商學部副教授
松本聰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NPO學習科學協會
代表董事
/帝塚山學院大學
文學部客座教授
本間雅人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商學部副教授
松本聰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提升自然科學學術能力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國際基督教大學高中
教師
瀧川洋二 「為什麼?」培養知識
:科學教育面臨的挑戰及其克服方法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代代木研討會講師 藤井恆 生命時代的素養教育
-生物學補習教育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大學
教育發展與支持
中心教授
向本浩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代代木研討會
大阪南校秘書長
表敏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部分:從合作案例看高中與大學合作的潛力-以京都的高中與大學合作為例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  京都市立
埼京高中
高中與大學合作的必要性及其
挑戰
——
著眼於聯盟型合作教育的可能性——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高中大學合作研究會
委員、
京都府教育委員會
高等教育
課長
千葉均 高中與大學合作的必要性及其
挑戰
——
著眼於聯盟型合作教育的可能性——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市高中大學合作研究
會高中大學合作
教育計畫
審查委員會委員長/
京都市立埼京高中
教師
田頭昭宏 高中與大學合作的必要性及其
挑戰
——
著眼於聯盟型合作教育的可能性——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4 京都府立大學合作研究
會高中大學資訊傳播
與交流研究會會長
/京都府立
鵜鶘高中教師
稻垣貴之 高中與大學合作的必要性及其
挑戰
——
著眼於聯盟型合作教育的可能性——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5 京都學園大學
經濟學部教授
竹熊浩一 高中與大學合作的必要性及其
挑戰
——
著眼於聯盟型合作教育的可能性——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5 大學聯盟
京都高中大學合作研究委員會委員/
京都工業大學
入學
中心副教授
大島智之 高中與大學合作的必要性及其
挑戰
——
著眼於聯盟型合作教育的可能性——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高中大學合作研究會
委員、
京都府教育委員會
高等教育
課長
千葉均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大學聯盟
京都高中大學合作研究委員會委員/
京都工業大學
入學
中心副教授
大島智之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九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國家教育政策研究所
高等教育
研究部
川島敬二  
第九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學習院大學
理學部教授
梶田榮一  
第九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聖母大學
副校長
相樂典明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九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聖母大學
副教授
上田悅子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十節:考慮大學入學考試 – 如何避免連結問題
第10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九州大學
高等教育先端研究
中心
教授
竹穀純一  
第10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四天王寺高中
物理老師
團城真司  
第10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順代預備學校
化學講師
石川正明  
第10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府立大學
人類環境學部副教授
石田明人 一般性討論概述
分委員會 11:區域合作和 FD 活動
第11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花鳥短期大學幼兒教育
學科教授
千原美惠子  
第11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滋賀文化短期大學
人類福祉學科副教授
山田耀志  
第11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橘女子大學
文化政策學部副教授
井口光  
第11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華頂短期大學
社會福祉系教授
正如所料,朋子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11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橘女子大學
文化政策學部副教授
井口光 一般性討論概述
分委員會12:特色大學教育計畫和教師發展活動
第12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龍谷大學短期大學
部助教
坂口晴彥  
第12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福井大學
教育地域學部教授
寺岡秀夫  
第12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德島大學
工學部教授
高尾秀  
第12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研究開發
推廣中心
副教授
松下佳代 一般性討論概述

2004

第十:評估大學教育

2005年3月5日(星期六)、3月6日(星期日)同誌社大學今出川校區寒梅館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主題演講 講師 上智大學法學院教授,前日本常駐
裁軍談判會議代表

豬之口邦子 21世紀國際社會與
日本大學的使命
研討會:為誰評價?
座談會 小組成員 朝日
大學排名
主編
、朝日新聞社評論員
清水健雄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同誌社大學文學部教授、
教育發展中心
副主任
山田麗子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大阪市立大學副教授、
大學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
木野茂  
第一節:如何評估課程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東海大學
理學部教授
安岡隆  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多媒體教育發展
中心副教授
山路弘樹  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河合塾
大學事業部會
評估研究部部長
瀧法子  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文教大學
教授
中村宏之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研究開發
推廣中心教授
大塚佑作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動機與激勵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大津市教育委員會
教育研究所副所長
藤原浩晴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工藝纖維大學
榮譽教授
小野敬一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日本產業
技術
綜合
研究所(
AIST)
井上浩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府立大學
人類環境學部副教授
石田明人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藥科大學
藥學系教授
濱崎宏 一般性討論概述
小組委員會 3:FD 活動的組織方法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和歌山大學
經濟學部副教授
吉田正明  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名古屋大學
高等教育研究
中心副教授
近田昌弘  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靜岡
大學教育中心
教授
三浦誠  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產業大學
理學部教授
藤井健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精華大學
人文學院副教授
高橋真一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節:高考是高中和大學的橋樑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倍樂生
公司
高中部
木內俊則  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中央大學
商學部教授
二手書 Kozo  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廣島修道大學
法學部教授
市川太一  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龍谷大學
大學教育發展
中心主任
近藤久夫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與各合作夥伴的合作及 FD 活動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群馬縣立女子大學
校長
富岡賢治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廣島工業大學
工學部教授
坂本剛典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
聖母大學校長
相樂典明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
聖母大學
人文學院教授
桐野由美子 一般性討論概述
小組委員會6:特色大學教育計畫與學生支持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山梨學院大學
短期大學部
學生中心科長
蘆澤雅美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外國語
大學
外語系教授
志田弘明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關西國際大學
副校長
濱名淳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佛教大學
教學法開發室主任
原誠二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七節:改進課程-探索新時代的課程本質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學習院女子大學
兼任講師
奧泉薰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精華大學
人文學院教授
筒井陽一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名古屋大學
高等教育研究中心
副教授
中井俊樹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
大學大學教育發展與
支持中心教授
秋田典明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七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大谷大學
文學部教授
並木修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八節:大學生的變化與大學教師面臨的挑戰:新的“教育評價”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上越教育大學
教育學部副教授
林康成  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多媒體教育發展
中心副教授
田口真奈  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大阪市立大學
大學教育研究
中心教授
矢野弘利  
第8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外國語大學
英語系教授
菅野水春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8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池坊短期大學
文化藝術系
副教授
松井邦子 一般性討論概述

2005

第11期:大學教育的未來

2006年3月11日(週六)、12日(週日)京都外國語大學/ 活動傳單[詳情請點擊此處]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主題演講 講師 慶應義塾大學校長 安西佑一郎 未來的大學教育
研討會:對大學教育的期望
座談會 小組成員 立教大學
本部研究官、立教大學校長辦公室榮譽教授
、東京大學、櫻美林大學
寺崎正男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早稻田大學
公共經營學研究科教授
北川雅康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立命館大學
高中大學合作推進室
教授
向本浩  
座談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教育發展中心
主任
圓月勝宏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一節:改進教學:實踐互動課堂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立命館
大學大學教育發展與
支持中心教授
木野茂  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南山大學
綜合政策學院教授
宇田光  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奈良女子大學
生命環境科學部講師
安藤香織  
第一小組委員會 報告4 岡山大學
教育發展中心
教授
橋本勝  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產業大學
教育卓越
支援中心
副主任
井奧重彥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一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立命館
大學大學教育發展與
支持中心教授
木野茂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節:開放式招生時代大學面臨的問題:一年級教育與過渡教育
第二小組委員會 主題提案 名城大學
人間學部教授
池田照正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早稻田大學
教育學部教授
三尾忠雄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神奈川工業大學
教育發展中心
教授
富山宏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摘要報告 法政大學
文學部心理科學
副教授
藤田哲也  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文教大學
人間學部教授
中村宏之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二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精華大學
教務長、人文學院
副教授
高橋真一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三節:專科學校面臨的問題
第3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中部學院大學短期大學
部副教授
吉川杉夫  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藥科大學
藥學系教授
濱崎宏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3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池坊短期大學
文化藝術系
副教授
松井邦子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四講 研究所大眾化時代的研究生教育:如何培養專業知識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千葉大學
自然科學研究科
教授
上野伸夫  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同誌社大學
社會學研究生院教授
上田麗子  
第四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名古屋大學
研究生院工學研究科教授
黑田光太郎  
第四小組委員會 指定討論
國家學位與大學評估
機構評估與研究部教授
荻上浩一  
第四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研究開發
推廣中心
教授
大塚佑作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五節:如何組織FD活動:FD的實施和學生的作用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研究開發
推廣中心
副教授
溝上慎一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關西大學
情報科學部教授
久保田健一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亞洲大學
經濟學部副教授
宇佐美義久  
第五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龍谷大學
大學教育發展
中心主任
近藤久夫 一般性討論概述
分委員會6:大學職業教育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就業記者 岡本武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職業顧問 山崎聰子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
聖母大學
實習
主任兼
職業顧問
濱中道秀  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
聖母大學
人文學院
生活福祉學科
教授
桐野由美子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佛教大學
教育學部講師
小林隆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六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京都
聖母大學
學生事務部職涯發展主管
友重宏美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七節:動機和激勵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宮城教育大學
教育學部教授
遠藤仁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京都甲賀女子大學
文學部副教授
朝比奈英雄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京都教育大學
教育學部教授
上山敏博  
第七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大谷大學
文學部教授
並木修 一般性討論概述
第八節:大學間課堂合作的進一步努力:關注現代特色GP和IT的零化(開放課程計劃)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1 喬柏林
大學學分轉移協議
辦公室經理
本鄉由希子  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2 龍谷大學
教務部
室住健一  
第8小組委員會 報告 3 同誌社大學
經濟學部教授
宮崎幸  
第8小組委員會 協調員 同誌社大學
文化資訊學部教授
山內伸之 一般性討論概述

2006

第十二部分:培養學生的大學教育

2007年3月3日(週六)、4日(週日)京都產業大學/ 活動傳單[詳情請點擊此處]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主題演講 報告 作家
、京都產業大學客座教授
樋口佑一 提升學生的溝通能力
研討會:培養學生的大學教育
座談會 小組成員 Recruit College Management Co., Ltd.
主編
中井泉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京都精華大學
董事長
中尾一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岡山大學
教育發展中心教授
橋本勝  
座談會 協調員 立命館
大學大學教育發展與支持中心教授
木野茂  
第1屆小型研討會:FD的系統推進-尋求與SD的連結——
第二屆小型研討會:課堂調查能改善課堂教學嗎? ——學生和教師的聲音——
第一節 大學職業生涯教育的方向:基於其理論與實踐
第二節 因應大學國際化: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學生
第三節:研究所的FD是什麼? ——鑑於研究生院設立標準中對FD的強制性要求——
分委員會4:大專院校的獨特之處是什麼?
第五節:如何解決學業成績下降的問題
第六節:大學附屬教育計畫中教師發展的意義和角色:課程評估和開放式課程(OCW)以提高互動性

2007

第十三屆:大學教育與社會 – 隨著FD成為強制性要求 –

2008年3月3日(週六)、4日(週日) 立命館大學 / 活動傳單 [詳情請點擊此處]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主題演講 報告 立教
大學教育發展與支援中心顧問
東京大學、櫻美林大學
榮譽教授
日本大學教育學會會長
寺崎正男 大學教育與社會
:FD強制執行
研討會:大學教育與社會-為迎接強制性教師發展
座談會 小組成員 立命館信託執行董事
(學術事務)
中村正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大阪市立大學
大學教育研究中心
副教授
飯吉博子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河合塾教育研究
開發本部
教育研究部長
瀧法子  
座談會 協調員 京都產業大學
教學卓越支援中心
副主任
第13屆FD論壇
計畫委員會副主席
河內秀武  
第一次小型研討會:組織 FD 的挑戰和問題
第二屆小型研討會:大學課程能否滿足社會需求? ——學生和教師的聲音——
第三屆小型研討會:大學融入地方社區
第一節 職業教育的實踐與課題 ~以培養具有社會意識的學生為目標~
第二節:大學教育如何因應全球化社會
第三節:中小型大學師資發展交流
第四節:為專科院校開闢更多可能性
第五節:「學習」精神與新生教育
分委員會6:文科教育及第二(第一)外語教育
小組委員會 7:強制性教師發展時代的教師培訓
分委員會8:課程支援的新方式:創建大學課程支援組織和結構
分委員會9:大學綜合學生支持與諮詢系統

2008

第14期:學生應該掌握哪些技能? ——打造獨特的本科教育——

2009年2月28日(星期六)、3月1日(星期日)龍谷大學/ 活動宣傳單【詳情請點此】

由小組委員會 據報道 大學名稱 姓名 議程
研討會:學生應該掌握哪些技能?打造獨特的本科教育
座談會 小組成員 山形大學校長 結城昭夫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金澤工業大學校長 石川健一  
座談會 小組成員 京都大學
高等教育研究發展
推廣中心教授(主任)
田中  
座談會 協調員 立命館大學
通識教育振興研究所教授
木野茂  
第一屆小型研討會:我們可以從社區教育學到什麼?
第二屆小型研討會:師生合作-創造共同工作
第三屆小型研討會:職業教育實踐與未來——在倡導設立本科教育的背景下——
第四屆小型研討會:電子學習系統在大學教育的潛力
第一節:實現 45 小時學習的利弊
第二節:教師與學生髮展
第三節:打造面向未來的預科FD:研究生大學教師預備培訓的現況與挑戰
第四節:外語教育作為人文教育與文化教育
第五節:提升大學學習品質
第六部分:以主動「學習」為目標的學習支持-「小組學習」與「專案學習」的方法與實踐
第七節:專科院校作為高等教育的替代方案
小組委員會8:一年級教育的前景與挑戰

聯絡資訊

京都大學聯盟、公益基金會 FD 計畫聯絡方式
電話 075-353-9163 傳真 075-353-9101
京都市下京區西洞院通鹽小路橫丁 600-8216 京都市校園廣場
※營業時間:週二至週六 9:00-17:00(年末除外)

PAGE TOP